编者按:3月22日,我校召开第五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三次会议,总结回顾学校2023年成绩,明确2024年“1373”重点工作任务。为更好贯彻落实“双代会”精神,全校同心协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凝心聚力抓落实,2024这么干”专题宣传活动,现将各单位围绕学校2024年工作部署,结合各单位工作职责、工作实际,谈思路、明举措、抓落实情况刊登如下:
之三十六:团委:履职尽责勇担当 奋勇争先谱华章
2023年,校团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思想引领,持续深化共青团改革,不断提升共青团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服务大局的贡献度,在大学生思想引领、科技创新、社团管理、志愿服务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先后获评全国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河南省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省第十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等。
2024年,校团委将聚焦学校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围绕“1373”工作布局,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以青马工程、挑战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建设管理等为主要抓手,力争在国家、省市各项比赛中进一步摘金夺银,实现新的突破,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青年思想引领“薪火”行动,引领团员青年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团员和青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赋能“三会两制一课”,坚持组织化学习基本方式,全校团支部每年至少开展专题学习6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发挥团支部书记、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研讨辨析、座谈交流、朋辈宣讲等形式,积极带动学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加强对青马学堂和青马小组的工作指导,推动“青马工程”提质增效。
深入开展青春“建功”行动,动员团员青年在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深入开展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青蔓乡间”等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活动项目化、基地化、制度化,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在服务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济困助学、就业创业、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科技推广、卫生医疗、政策宣传等方面,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辨识度的实践服务团队和工作项目。以大学生雷锋营为主要抓手,常态化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多层级服务平台,拓展志愿服务资源;培育多类型品牌活动,培育特色雷锋连队,凝练志愿服务品牌。
持续深入实施青年“出彩”行动,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促进全面成长发展。加大以赛选人育人工作力度,组织青年学生参与“挑战杯”“创青春”等系列赛事,创新举办模式,优化比赛内容,扩大项目数量,提升赛事质量,系统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品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校内三级赛事体制机制,遴选优秀项目,精准打磨,力争获得“优胜杯”;提升入围国赛项目数量和名次。
统筹开展青团组织“提档”行动,推动形成多点突破的共青团改革和学生会改革新局面。强化校、院、班级的团组织联动和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工作联动,发挥整体协同效能。持续提升学生会组织服务学生成长需求的水平,健全团学组织权益服务的组织化渠道。
之三十七: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控中心:评估认证谋发展 奋楫扬帆谱新篇
2023年,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控中心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秉承“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宗旨,推评估、抓认证、严监控、重改进,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专业认证(评估)和专项评价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专业认证(评估)扩展到师范类和建筑类,学前教育和建筑学等2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体育工作评价获评省一类高校,审核评估工作稳步推进。
2024年,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控中心将坚决打赢审核评估攻坚战,攻占专业认证新高地,以奋勇争先的态度、百折不挠的精神、抓铁留痕的韧劲,落实好学校“1373”主要工作任务。
打赢审核评估攻坚战。会同各相关部门,全面对标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坚持以评促建,狠抓制度文件修订、自评报告撰写、问题清单整理、教育教学材料归档、硬件设施规范完善、自选常模确定等关键任务落实,推动教学院部开展“讲说谈论”等自评自建活动,以高质量自评自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攻占专业认证新高地。认真贯彻专业认证理念,落实专业认证标准,做好专业认证工作规划和联合进校现场考查方案,组织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两个工程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稳步推进师范认证(小学教育)和国际商科认证。以专业认证为引领,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控中心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评估促发展,以认证求提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心全意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之三十八:校地合作管理与服务中心:产教融合融新路 校地合作合未来
校地合作管理与服务中心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践行高校责任担当,主动对接地方发展战略,立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履行服务社会使命。让想干事的教师有舞台,会干事的教师有环境。利用自身优势,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实现了互动双赢,走出了一条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
2023年,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培育基地”;获评“河南省承担校地结对帮扶高校综合评价好的院校”,在河南省53所高校中排名第2,作为优秀代表在南阳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做典型报告;被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评定为“第三批省级知识产权运营试点考评良好单位”;大学科技园被河南省科技厅评定为“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助力西峡县获得南阳唯一的“国家创新型县”。
横向科研项目完成259项,超额完成159项,实施经费7800万元;社会服务到账经费6510万元,超额完成2510万元;转化专利35项,转化资金105万元;全年共获得科技奖补资金280万元;与规上企业共建校企研发中心32家,超额完成7家;新增县域科创服务中心3家,超额完成2家;牵头成立河南省首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承办2023年度南阳市创新创业大赛。南召校县结对帮扶工作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
2024年,校地合作管理与服务中心将继续坚持发展理念,围绕学校发展建设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继续以高质量、可持续、融发展为主线,探索产业研究院发展建设模式,主导指导引导横向科研项目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组建高质量人才队伍。通过职称评定、资金配比、业务考评、资金奖补、评优评先、树立典型等激励措施,重点培育10个科技创新服务团队;通过共建校县科创中心,协调地方资金,组建5—8支技术经纪人队伍。
探索产业研究院发展建设模式。联合科技、工信部门,对接防爆、淅减、牧原等龙头企业,加强与新野电子玩具、方城轴承、唐河农牧装备等产业集群的合作,利用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着力打造1—3个具有南阳特色的产业研究院。
加快建设河南省大学科技园。按照“一个学院重点服务一个县,建设一个科创服务中心”的发展布局,新增建设1—2个科创服务中心,重点发展3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孵化培育5—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助力河南省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
争取获得高层次科技奖项。依托科技政策,优化成果转化模式,科学布局高端成果发展路径,与重点企业、高端平台、优势产业合作,形成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横向科研项目成果,力争获得1—2个省级科技奖项。
持续深化校县结对帮扶。重点建设五朵山乡村振兴规划、南召特色文化发掘、“六个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等项目,力争连续7年获得河南省表彰先进单位。
之三十九: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引资聚源开辟国际交流新航道 提质增效助力学校发展高质量
2023年,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业务发展为抓手,紧跟国际交流合作新形势、新政策,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以学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探索新的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奋力开创国际化办学的新局面,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有突破。中心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国王学院、马来西亚英迪大学、韩国庆南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就联合培养研究生达成初步意向。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评估认可。组织生物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中外合作本科专业参加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并顺利通过;组织协调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与校内各职能单位做好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专业(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专家入校实地评估工作并顺利通过审核评估。
来华留学生及海外引智保质保规模。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培养的境外宣传工作,全年共收到入学申请56份,招录来自尼日利亚、乌克兰、韩国、孟加拉国等国家留学生9人;新招聘外籍教师3人,顺利引进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博士生导师1人。
精耕细作,高效服务因公出国境工作。派出因公出国境团组3个,共8人,分别赴英国、韩国、新西兰及澳大利亚顺利完成国际交流合作任务。
外事来访有广度,接待规范有温度。中心全年共接待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在内近20批外方高校校长、代表到校进行外事访问等活动;2023年6月,韩国光州分校20余名留学生到校参加短期学习,并举办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韩国光州分校留学生毕业典礼。
2024年,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将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中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总发展任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重点开展现有合作办学项目延续、与境外高校开展联合研究生培养、外事出访拓展合作渠道、学生出国境交流交换、持续优化对外籍人才招引等6个方面工作。加大拓展学校国际化办学渠道力度、扩宽师生国际化视野,为我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理工大学,服务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校对/鲁静薇 编辑/肖邓华 审核/逯忆)